大家看《三国演义》,自然会把更多目光放在蜀国身上,甚至是希望蜀国能够成为最后的赢家。不过从夷陵之战以后,蜀国国力不在强盛,刘备病逝,诸葛亮率军北伐,但频频失利,最终改变不了被灭国的命运。其实姜维遗言简洁明了的将诸葛亮失败的原因给总结了出来。我们都知道,哪怕是把蜀吴放在最鼎盛的时候,他们和魏国也有一定的差距,加上刘禅并没有他父亲那样的志向,所以可能结局一早便是注定好的。
1、北伐频频失利
刘备死后,留给诸葛亮一个摇摇欲坠的蜀汉,不过诸葛亮治国能力确实出众,仅用了数年便让蜀汉起死回生,重新走回了正轨,而且他还在这几年中大力发展民生、经济、军队,为蜀汉重新打造了一支强悍的军队,使得蜀汉有能力再次对外出征。不过在之后的北伐战争中,诸葛亮却是损兵折将,屡战屡败,令人遗憾。
第一次北伐时期,原本蜀汉形势非常好,陇右共5个郡,但其中3个郡已经宣布投降了蜀汉。眼看诸葛亮可以完成占据凉州的战略规划了,马谡这边却出了问题。诸葛亮力排众议让马谡去守卫街亭,结果马谡放弃城上山,被张郃切断水源,快速击败,诸葛亮的后路暴露在张郃兵锋之下,于是诸葛亮只能无奈撤退,第一次北伐宣告失败。
第二次北伐时期,曹魏大将曹真早就做好了防备,就等着诸葛亮挥师前来。于是魏蜀两军在陈仓爆发激战,无论诸葛亮使出何种手段,始终无法攻破陈仓。最终魏国援军到来,诸葛亮撤退,第二次北伐失败。
曹真去世之后,诸葛亮再次兵出祁山,他不仅深入敌后,收割了敌人的麦田,使得魏军军粮短缺,还在卤城之战中大败司马懿,斩首三千,大挫魏军。按照这种情况打下去,司马懿那边是抵挡不住了,诸葛亮完全可以趁机进攻,彻底击溃魏军,但这个时候,却传来了刘禅的圣旨,要求诸葛亮撤军,于是北伐再一次宣告失败。
原来这次刘禅之所以下旨让诸葛亮回来,是因为李严欺骗刘禅,说军粮不够了。而诸葛亮回来发现军粮充足,和李严对峙,才发现是李严在从中作梗,最终李严被罢免,诸葛亮再一次发动北伐。不过由于诸葛亮日夜操劳,身体扛不住了,最终星落五丈原。
2、姜维遗言道出真相
纵观诸葛亮的北伐征程,我们可以看到,他基本是屡战屡败,那么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呢?实际上我们从姜维临死前的一句话可以发现端倪。
公元263年,司马昭派出三路大军攻伐蜀汉,钟会、诸葛绪大军被姜维死死挡在了剑阁,但邓艾这一路大军却从阴平小道杀入了蜀汉腹地。面对邓艾大军,刘禅刚开始还想着抵抗一下,但当诸葛瞻战死后,刘禅就失去了抵抗意志,尽管成都城池坚固,蜀汉各地还有大量援军,但刘禅仍然是毫不犹豫选择了打开城门,投降魏国,最终蜀汉灭亡,出乎众人意料。
不过当蜀汉投降的消息传到姜维这里后,姜维还一心想着复国,他先是假装投降钟会,然后利用钟会和魏军众将的矛盾,挑起他们的内部争斗,然后借此诛杀钟会及魏军诸将,重新起兵,光复蜀汉。不过姜维的计划最终还是失败了,而在他临死之前,喊出了这么一句话,“吾计不成,乃天命也!”遂自刎而死。
姜维临死前所说的“吾计不成,乃天命也!”这句话,实际上是有两层意思。一层意思是,魏国实力确实强于蜀汉,蜀汉这边不是对手,这是天意啊。另一层意思则是责怪刘禅了,古代的天指的就是天子,所以姜维这里所说的天命就是指的刘禅,因为正是刘禅不坚持抵抗,贸然投降,才会使得局势到达如此程度,无法回转。可以说正是刘禅的不抵抗,才导致了蜀汉的快速灭亡。
姜维这句话实际上也是对诸葛亮为何屡战屡败的最好解释。首先蜀汉的国力确实比不上魏国,而且魏国精兵猛将并不少,甚至比蜀汉还多,所以说蜀汉是很难打赢魏国的。其次刘禅这个皇帝做得也非常不合格,诸葛亮第四次北伐,眼看就要大功告成、击败魏军了,结果刘禅却接受谗言,命诸葛亮回师,功亏一篑,诸葛亮之所以战败,刘禅要负不小的责任!
姜维临死前的一句话,其实就是说的他计谋之所以不能成功,蜀汉之所以亡国,其实就是因为魏蜀两国实力不对等,且皇帝刘禅不作为。而这也正是诸葛亮屡战屡败的原因,如果蜀汉实力和魏国差距不大,诸葛亮必定能打出更好的战绩,如果没有刘禅在背后掣肘,诸葛亮说不定真能击败魏军!
【相关文章】
本文地址:http://www.yesbaike.com/view/126908.html
声明:本文信息为网友自行发布旨在分享与大家阅读学习,文中的观点和立场与本站无关,如对文中内容有异议请联系处理。